项目名称 | 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一期)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
项目简介 | 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28日,注册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小叶岽场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60729561085980E;法定**人:刘中文;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贰仟伍拾万元整,营业期限:2010年09月28日至2030年09月27日;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萤石矿开采、加工精选、收购、销售,金属材料、化工材料(不含危化品)、矿山机械设备及零配件批发、销售。2019年01月23日取得全南县市场和监督管理局变更换发营业执照。 2020年6月,矿山委托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主要设计内容有:年生产规模9.9万t/a,基建期2a, 服务年限14a,设计开采对象为V1、V3矿体,设计开采为采矿证许可范围内标高+580m~+390m之间小叶岽区段V1矿体和余坑区段V3矿体;开拓运输系统采用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一期工程采用平硐开拓,二期工程增加盲斜井开拓,小叶岽区段V1矿体和余坑区段V3矿体井下均划分为+580m、+540m、+490m、+440m和+390m共5个中段,分两期开采,其中一期工程包含+580m、+540m、+490m中段开采工程,二期工程包含+440m、+390m中段开采工程,其中+580m为回风中段,其余中段为回采中段,小叶岽区段V1和余坑区段V3矿体+540m中段作为首采中段;采矿方法为上向水平分层填充法和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井下各中段采用电机车有轨运输,+490m以上中段的矿岩通过溜井下放到+490m主运输平硐进行运输,+490m以下中段的矿岩通过盲斜井提升至+490m主运输平硐进行运输。通风系统为两区段相对独立的抽出式机械通风,共用+490m主运输平硐进风,前期小叶岽区V1矿体采用V1进风井、+490m平硐进风,利用小叶岽区V1矿体V1回风斜井回风的单翼抽出式通风系统,余坑区段V3矿体前期开采+540m中段时,采用余坑区段V3矿体的+540m平硐、+490m平硐进风,采用余坑区段V3矿体+580m回风平硐回风的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前期+490m以上中段通过平硐自流排水,后期+490m以下中段排水系统为+390m中段集中排水;矿山供电电源引自龙洲110kV变电站引入的10kV T接架空线路,T接架空线输送至矿山;+490m主运输平硐担负全矿矿石和废石运输,以及井下人员、材料出入通道,同时还作为进风通道,兼作**安全出口,+540m平硐作为+540m中段井下人员、材料出入通道,同时作为开采余坑区段V3矿体+540m中段的进风通道,兼安全出口,V3进风井作为开采余坑区段V3矿体的主要进风通道,兼安全出口;新建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位于林区公路与运矿道路交叉口东南面的山头建设充填站,主要服务于小叶岽区段V1矿体充填采场和余坑区段V3矿体+490m中段以下充填采场。余坑区段V3矿体+490m中段以上充填采场暂选择矿车输送料浆。 矿山《安全设施设计》于2020年10月10日取得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下达的《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意见》(赣应急非煤项目设审〔2020〕044号)。 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基建工程(一期)项目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开工,至2024年8月初,矿山经一次基建期延期后,目前基本完成了+490m主运输平硐、+527m平硐、V1进风斜井、+580m平硐、V3进风平井、+560m平硐、V1人行材料盲斜井、矿石溜井、各中段沿脉及穿脉、进风巷及脉外运输(回风)巷、小叶岽区段V1矿体+540m中段、余坑区段V3矿体+527m中段标准采场采准切割、井下排水系统、供配电硐室等开拓工程及井上、井下各生产、生产辅助系统的建设工程。合计完成基建井巷工程量5022m,31158m3,实现“三级矿量”平衡,其中开拓矿量49.64×104t;采准矿量12.00×104t;备采矿量6.00×104t。同时完成了地表充填系统建设。 2019年10月,矿山委托赣州永安安全生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了《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2020年6月,矿山委托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2020年10月10日取得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意见》(赣应急非煤项目设审〔2020〕044号)。2024年7月委托原设计单位编制了《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安全设施变更设计说明》,变更设计主要内容为余坑区段V3矿体+580m、+540m中段平硐施工位置变化、溜矿井位置变更、补充支护方式、装载机变更、供配电系统变压器变更、压风机变更及电机供电方式变更等。经过基建工程建设,各系统按设计和变更设计要求已基本完成,该矿山开拓、运输、通风、防排水、供配电、供风、供水等系统试运行正常,设备设施检测合格,符合安全验收评价的**条件。 | ||||
委托单位联系人 | 刘中文 | 联系电话 | 15179716999 | ||
项目组长 | 田美智 | 技术专家 | |||
报告编制人 | 田美智、陈亮 | 报告审核人 | 邬长福 | ||
技术负责人 | 吴至军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陈嘉鸣 | 参与评价安全评价师 | 田美智、陈亮、施祖远、刘贇 | ||
现场工作人员 | 田美智、陈亮 | ||||
主要任务 | 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6〕14号)、《江西省安监局关于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赣安监一字〔2016〕44号)、《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基建监督管理的通知》(赣应急字〔2023〕108号)及《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具体的要求,对该矿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矿山设计资料、安全技术与管理资料和矿山现状资料,针对矿山生产运行过程中安全设施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其安全设施建设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制验收评价报告,以作为该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的技术依据。 | ||||
现场工作时间 | 2024年3月20日、6月27日及9月10日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4.10.17 | ||
其它 | 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炸药爆炸,放炮,冒顶片帮,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伤害,高处坠落,火灾,起重伤害,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物体打击,淹溺、透水等16类危险因素;粉尘、噪声与振动等3类有害因素;雷击危险,地震危险,不良地质危险,山体滑坡4类自然危险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共有22类危险、有害因素。属危险、有害因素较多的建设项目。掘进和采矿作业中冒顶片帮、高处坠落、爆破伤害、火药爆炸,运输过程中的**伤害,触电等伤害为显著危险,需要做好防范措施,为今后生产过程中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为一般危险,在工作中需注意。 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在今后生产过程只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预防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其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就可以得到控制,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该建设项目现有安全设施在试生产运行期间正常**,系统安全设施和安全保护装置,以及作业环境条件经江西华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检验,其检测结果合格。矿山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五职矿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齐全**。 该矿山地下开采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由浙江天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建设,(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浙)FM安许证字[2020]CCJ001号,2024年8月提交了《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一期)施工总结报告》。项目建设由中新创达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编号:E141004766-8/1),2024年8月提交了《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总结报告》。 矿山建设、施工、试生产运行以来,能够按照地下矿山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对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整改,符合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其安全设施检测检验结果合格,已建项目的安全设施总体运行**、技术措施得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健全,制订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遵守和实施。 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符合《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和《赣州市国鑫矿业有限公司全南县小叶岽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安全设施变更设计说明》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规定要求,具备安全设施验收的条件。 | ||||
|